消息|德国拟推行极端举措将暴力游戏列为非法
一、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看
在德国,社会道德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考量。一方面,德国社会非常注重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保护。暴力游戏的画面往往包含血腥、残酷的场景,例如在很多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大量的枪杀、残害画面以逼真的形式呈现。这种视觉上的刺激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长期接触此类暴力画面,可能会使他们对暴力行为的忍耐度提高,甚至在潜意识里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这与德国社会中推崇的友善、包容、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从家庭的道德教育角度而言,家庭希望孩子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暴力游戏的存在干扰了这种家庭的教育预期。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在空闲时间里能够参与到有益身心的活动中,如阅读经典书籍、进行体育运动等,而不是沉浸在暴力游戏营造的暴力氛围里。从社会的公共道德氛围来讲,一个倡导和平、和谐的社会不应过度美化或推广暴力元素。如果暴力游戏在市场上广泛传播,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向消极化发展,使人们对待暴力的态度变得麻木。
二、从青少年成长角度来讲
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对于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暴力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和即时的游戏反馈机制,容易使青少年的大脑形成对暴力行为的条件反射式的接受。例如,在游戏中杀敌得分或者获得胜利时,这种正面的激励会让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或者获得成就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因为在游戏中习惯了用暴力手段而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冲动地采取攻击性的行为。青少年的社交发展也需要健康的引导。暴力游戏可能会限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很多沉迷暴力游戏的青少年更愿意独自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暴力冒险,而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理解的能力。他们可能在学校或其他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合群、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等问题。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来看,除了前面提到的心理方面,身体方面也会受到影响。长时间玩暴力游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久坐不动,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增加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的风险,而且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生物钟,使他们出现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三、从文化产业影响的角度出发
对于德国本土的游戏产业来说,限制暴力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产业的结构布局。德国的游戏产业原本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暴力游戏虽然其中一部分,但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许多游戏开发商专门为暴力游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如果暴力游戏被列为非法,这些开发商需要急剧调整业务方向。一方面,这可能会造成大量专业人才的失业,从游戏程序员到美术设计师等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都会受到影响。他们需要重新寻找职业方向,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文化产品输出的角度看,德国原本有一部分暴力游戏在全球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被禁之后,这部分文化产品的输出优势将丧失。这也可能会影响德国游戏产业在国际上的形象,让国际社会认为德国的游戏产业缺乏包容性和多样性。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种限制也可以促使德国游戏产业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型。例如,可以挖掘更多具有文化内涵、教育意义的游戏类型,如历史文化模拟游戏、艺术创意游戏等,有助于提升德国游戏产业的文化底蕴和品质。
四、从文化价值观传承方面思考
德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如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和平与正义的珍视等。暴力游戏与这些核心文化价值观存在着诸多冲突。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战争的残酷和暴力的危害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暴力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容易淡化人们对战争苦难的记忆,甚至可能会扭曲年轻一代对战争和暴力的认识。如果年轻玩家在游戏中频繁接触暴力行为并且觉得刺激有趣,他们的思维可能会偏离对和平价值的坚守。而且,德国文化中倡导的是理性的解决问题方式,暴力游戏的逻辑往往是简单粗暴以暴力战胜一切。这与德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所倡导的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矛盾是相悖的。从传承的角度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努力向下一代传承这些积极的价值观,而暴力游戏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这种传承。例如,学校通过历史课程教导孩子们战争的罪恶,而暴力游戏中的暴力美化和美化可能会让孩子在学校所学和游戏所感之间产生混淆。
问答环节:
1. 如果暴力游戏被禁,有没有其他健康的娱乐方式可以替代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位置?
2. 德国政府在推行这项禁令时,是否会考虑到国际游戏玩家对德国游戏的期待以及国际游戏市场竞争力的变化?
3. 如何确保现有的暴力游戏库存,例如已经购买了但未使用的游戏版本以及私人收藏的游戏不会继续在社会中传播?